News

最新消息

瀕臨消逝的原民文化 阿美族傳統喪禮歌謠吟唱登錄文化資產

相關報導
臺東縣鹿野鄉巴拉雅拜(Parayapay)部落保留著阿美族幾近消逝的傳統喪禮歌謠吟唱文化,16日被登錄為縣定口述傳統,部落耆老賴蘭妹也成為這項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。
在喪禮中吟唱歌謠為阿美族傳統,藉由吟唱緬懷亡者、慰藉親友,起始年代已不可考。阿美族傳統喪禮相當複雜,依照死亡原因、死者身分等進行相對應之祭儀,一般會經過臨終禮miangang、化妝禮milosid、入殮禮pacomod、喪禮misalisin、下葬禮mitadem、祝福禮mitapdoh、超渡禮pacakat、漁撈除喪禮paklang、巡訪禮parakat等,巫師、家屬、族人在不同的階段參與儀式。
縣府文化處表示,巴拉雅拜的喪禮歌謠吟唱文化,共分為mifukayay、mirakatay及pa’olic。mifukayay是巴拉雅拜部落針對喪偶之人,以在河邊吟唱詩歌的方式進行除穢儀式,希望喪偶的一方不要再掛念對方;mirakatay則是回到喪宅後,由領唱者帶頭領唱,亡者親友跟著附合,吟唱內容關於亡者生前事蹟、與親友間的互動並藉此撫慰亡者親友;pa’olic則是類似除喪儀式。由於喪家不能參加豐年祭,因此部落就會有人主動詢問是否需要解除禁忌,如有需要便會有人前往吟唱pa’olic,內容包括亡者生前在部落的形象、與人交往的過程及撫慰亡者家屬,經歷過pa’olic之後便可以參加豐年祭。
臺東縣鹿野鄉巴拉雅拜部落,至今仍保留傳統的阿美族喪葬習俗,同時也保有mifukayay、mirakatay及pa'olic的習俗,目前尚未在其他阿美族部落發現及仍在持續進行的傳統。部落只要有人往生,在棺木下葬後,便開始mifukayay。
阿美族的喪禮歌謠吟唱,領唱者族語能力必須非常好,能夠在配合喪禮氛圍的情境下,即時引詞吟唱外,與部落的關係也必須融洽,獲得部落認同,才能夠帶領其他部落族人跟著附合吟唱。
巴拉雅拜的阿美族喪禮歌謠吟唱無形文化資產提報登錄,是由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協助部落進行提報作業。政大原民中心長期關心阿美族喪禮歌謠吟唱文化的保存狀況,經過持續查訪與探詢,發現鹿野鄉巴拉雅拜部落至今還保有這項傳統文化,但是擔任領唱者的耆老賴蘭妹已高齡80以上,下一位繼任者楊美妹還在學習階段,擔心阿美族傳統喪禮歌謠文化就此消逝,因此與縣府協力合作,以約莫半年的時間,完成文資提報、訪查、文化資產價值評估、審議及登錄的行政程序。
為了挽救這項瀕危的傳統文化,縣府文化處已向中央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爭取保存維護計畫經費,更打算提報成為國家重要口述傳統。


來源:http://www.funeralinformation.com.tw/NewDetail.php?Seq=4804
 
2020.09.18